11月27日,保定市特殊教育中心由教研處主任梁連壯帶隊,孫俊英、張力和石珊珊三位教師參加的送教幫扶小隊,再次遠赴淶源縣特殊教育中心開展送教幫扶工作。老師們通過課堂教學展示和集體教研等活動方式,將專業(yè)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傳播到淶源特教,幫助他們加強薄弱學科建設,提高老師們的教學能力和專業(yè)素質。
此次送教幫扶學科包括運動康復、感覺統合訓練和聽障語文3個科目,這些學科都是淶源特教相對薄弱,急需幫扶指導的學科。保定特教針對淶源特教的需求,認真遴選出相關學科最優(yōu)秀的骨干教師,積極準備教學內容,精心設計教學環(huán)節(jié),力爭讓送教活動產生最良好的幫扶效果,讓困難地區(qū)的殘疾孩子們也能享受到優(yōu)質的特殊教育。
石珊珊老師根據淶源特教聽障孩子們的實際情況,選擇了《小蝌蚪找媽媽》的教學內容。為了使孩子們養(yǎng)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,石老師以“會認字”、“會寫字”、“會讀書”為教學思路,設計了3個課時的教學內容,通過直觀的圖片展示,拼音、詞意和手語有機結合,讓孩子們加深對生字音、形、意的理解,提高記憶速度。
石老師不僅注重學生書寫能力的培養(yǎng),而且非常注重中華傳統文化與語文教學的融合,讓書法走進語文教學課堂。在教學過程中,石老師帶領學生跟隨書寫動畫對每個生字進行“書空”,緊接著又讓學生進行生字“描紅”練習,使學生在掌握了生字的同時,又提高了學生的寫字水平。石老師教學思路清晰,教態(tài)大方,教學方法得當,多媒體設備使用熟練,教學效果良好,得到了學生的喜愛和聽課老師的表揚。